不要生气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怒一怒(气一气)少了数(指岁数)。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气量太小,最终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年纪尚轻就因心胸狭窄而死。生气,表面看只是一种不佳的情绪,实则这种不似病的病反倒是最难医治的一种病,也就是所谓心病。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气病将命废。

  我今尝过气巾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这是来自于佛教里的两首歌,对我们常人也应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生活如同走路,不可能平静如水,一马平川,遇上坑坑洼洼是正常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些人遇上不顺心的事就大发雷霆,怒不可遏。其结果不仅得罪了他人,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使自己雪上加霜,又增添新的烦恼。生气有许多危害:一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经常生气的人,患癌症的几率要比保持乐观情绪的人高出许多倍。二是人在生气时会说一些过激的话,有意无意的得罪人,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三是会影响自己的寿命。

有一个妇人,喜欢为一些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开导。高僧听后,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

妇人气得跺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气我自己,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故事中的谈禅说道似乎有些玄妙,但的确讲出了不应该生气的道理。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要与人交流,而在交流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同意你的看法,认同你的为人。许多的客观事物,也并不会因你不喜欢就不存在。生气发火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遇到麻烦时作出的一种反应,本无可厚非。不过,当您要发火时,为什么不想想,为这些事生气,除了气坏你的身体、增加对立情绪外,有什么作用吗?做人要想得开,尽可能用理解、幽默或换位思考或转移情绪等方法来化解心中的怒火,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别人怎么看怎么做是别人的事,何苦为了别人的看法、做法自己气自己呢?

《史记》中写樊哙在鸿门宴上“瞠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意思是他生气的瞪大眼睛,眼眶都快裂开了,头发也一根根竖起来。又见《吕氏春秋》写“孟贲瞋目而视船人,发植,目裂,鬓指。”

生气,表面看只是一种不佳的情绪,实则这种不似病的病反倒是最难医治的一种病,也就是所谓心病。要想不生气,首先要认识到它的危害性。

美国的心理学家爱尔马做了一个实验,人在极度愤怒的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有紫色沉淀,如果将溶液注入到小白鼠体内,几分钟后小白鼠就会身亡。这说明什么,一个人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产生了很多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8大害处:

伤脑      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伤神      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伤肤       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伤内分泌       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伤肺         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伤肝         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伤肾         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伤胃         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伤心     生气还会很伤心。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嗔便是说生气和怒了。《大智度论》又说,嗔是三毒之中危害最大的,犯了嗔戒的人会不明是非,不断善恶,最终要坠入到地狱的苦难中。

按中医的理论,“肝者,将军之宫,谋虑出焉;”常有怒气的人,肝火会比平常人旺盛,“心有忧奎,伏气在胆”,就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血气循环,使脏腑功能失调,营卫不和,不利饮食和水面。特别是那些有旧疾的人,譬如诸葛亮三气周瑾公那般,“曲运神机,心血耗尽”就算华佗在世也是枉然了。至于西医说的生气刺激了人的交感神经,引起儿茶酚胺分泌过多诱发心脏病的说法就更有科学依据了。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怒气会使体内一种导致炎症的蛋白质含量升高,这种蛋白质称为C反应蛋白(CRP),它会导致炎症。炎症反应会使动脉内层硬化,使之更易堵塞。看来,“想开点,别气坏了身体”不但有人文科学依据,也是有自然科学依据的。

从前,有个人,他一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和土地越来越大,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其中有什么秘密?”他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生气了,我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您成了富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他笑着说:“老了,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我就边想——我土地这么多,房子这么大,又何必和人斤斤计较呢?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

是啊,如果我们将目光更多投向自己已经拥有的,又有什么理由为那些蝇头小事而生气呢!因斤斤计较而生气,往往会使我们忽略了自己身边的幸福,而陷入痛苦。生活就是这样,痛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就看您如何为自己选择。如果您想选择快乐,那么请做到:莫生气!

武汉归元寺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若能以此为处世的座右铭,相信社会和家庭都会变得和谐,个人也会变得坦荡康乐。

真正能让我们动怒的人,大都是亲近密切的,人在气头上,口不择言,分寸失度,伤了彼此的情分,很可惜。即便日后相互体谅,冰释前嫌,也会觉得不如当初。我时常觉得,人和人的关系很象是表面有裂纹的瓷器,外面虽然有光滑结实的釉质,但谁也不知道哪一句磕绊住,就轰的从手中摔碎了。

◆树立一切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只要您心中树立了这样一条原则,并不断在生活中贯彻,那就相当于给自己穿上了保护自己身体的铠甲,任何事都不能侵犯到您的身心。

◆运用糊涂的智慧。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看到的当没看到,听到的当没听到,要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事清楚难,糊涂更难。

◆潇洒生活,胸襟宽阔,乐观豁达。日常生活中,要力争做到小事不计较,大事想得开,既然生气也没用,还不如把令自己气愤的事情当作生活的一个小小情节,过去了就过去了。

我们做到“有怒之心,无怒之色;有怒之事,无怒之言

人生就像一场戏,凡事您都莫生气。

生气只会伤自己,别人全当在看戏。

快乐别人害自己,何必要作践自己。

跟人斗嘴费力气,打赢打输都受气。

跟人攀比费力气,伤神伤身破财力。

跟人叫劲费力气,乐了别人累自己。

自己才是最主体,快乐生活由自己。

如果你最爱生气,气坏身体我得意。

自己不爱惜自己,气死活该就是你。

别人谤你由他去,只当他是在放屁。

别人侮你由他去,自己怎样在自己。

别人笑你由他去,笑死让他娘哭去。

别人贱你由他去,自有别人贱他去。

别人打你避他去,公道会帮你处理。

凡事都要莫生气,气坏身体多无益。

生活由自己逻辑,不要出些傻力气。

幸福快乐是主体,家庭和谐不容易。

如果你总爱生气,快乐不在属于你。

如果你总爱生气,幸福不会嫁给你。

如果你总爱生气,跑了妻子气死你。

生气对谁都无益,尤其是对你自己。

人生来世不容易,转眼一生就没戏。

何必要爱上生气,生命没了找谁气。

人生苦短不容易,快乐生活要珍惜。

笑总比哭要有益,至少快乐属于你。

但愿大家莫生气,凡事做到莫生气。

幸福快乐靠自己,在世千万别生气。

如果你就爱生气,死了以后再去气。

气了阎王对不起,直接送你下地狱。

以后做人都没戏,看你还怎么生气。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